果下马,是具有2000年历史的古马。原分布在云、贵、川、广西、陕西等地。现在所有果下马的保种点只有一处,即广西德保,总数在千匹左右。个体99cm ,78cm 。这种马的特点是耐力强。体重80公斤的人,骑上果下马也可以走路。另外,英国设特兰矮马体型有侏儒表现,而果下马体小,体型比例正常。果下马优美的体形,的耐力表现获得了全世界的赏识。在果下马被发现之后,德、日等国矮马界要求引种,邀请参加世界马匹展览会。当时由于疫情不公开,重视保护,不准外流,我们失去了机遇。但现在,果下马的保种工作乃在继续。
对于马来说,血统其实强调的是类型,分为热血统、温血统和冷血统。
“热血统”是指类型比较敏感的马,适合于速度赛。如纯血马、伯马、阿哈捷金马、柏布马,以及由它们杂交直接的马。
“冷血统”是那些欧洲重型马,由于其挽力大,适用于拉车、犁地,另外也适合产奶等等。对其保留的益处在于还可以培育温血马。
在两者之间,冷热血统不同比例结合,是热血与冷血杂交的产物,就是“温血统”,以欧洲各国的温血马为*,广泛用于现代马术运动。
马匹的基本原理
奖励与惩罚的原理
人与马匹通过彼此的相互沟通,共同愉悦地体验彼此带给对方的快乐,提高彼此生活乐趣和质量。对于人类佳伙伴之一的马匹,应对它有更多的包容和爱意,多一些鼓励和奖励。人与马无法用语言沟通,重视和学会用肢体语言和声音与马沟通,既反映人类的文明素养、绅士风度,又能使马理解人类的意图、用意、要求,从而愉悦地接受人类的,逐渐成长为一匹有能力、有修养、有大气、有规矩的成熟马。
因此,在过程中,骑手要对马匹一个好的表现及时给予奖励,可以通过拍拍马脖颈部位,马体臀部,和缓温柔的声音,或给予马匹爱吃的食物,让马匹精力集中地及时了解骑手的意图,使它愉悦地接受,积极地配合骑手完成训练内容。建立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过程对马尤为重要。相反,对马匹的任性,不服从,精力不集中,懈怠等行为,尽可能不可采取粗暴的鞭打,而是要在时间终止它的错误行为,然后重新再尝试。要有耐心地一遍遍教,不断地用肢体语言和声音鼓励它尝试,简单的鞭打和使用马刺,只会造成马匹的抵触和反抗,使的计划无法实施。
应该树立这样一个观念:鞭子和马刺在过程中主要是起到威慑作用,而不是惩罚工具。只有确认马匹是懈怠、偷懒的时候,在诱导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采取短暂的、温和的处罚方法为好。过程中遵循诱导、鼓励、奖励为主的原则,将使马匹获得良好的健康性格和技术积累,将使工作事半功倍;而不恰当的惩罚只会造成马匹抵触、反抗、不配合,从而使工作事倍功半,甚至毁掉马匹的成长前途。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马圈里也有类似的一句话:马如其人。什么样的骑手调出什么样的马匹。
马的习性与品质你了解多少?
马的性情比较温顺;它从不主动地去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人之所以能驯服马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的视力不好,马的两眼视线重叠的部分只有30度,看东西立体感很差,对人和物体容易产生错觉,所以人利用了马的这一弱点。
马的视野可以达到330度,(欧洲一些学者认为,马的视线在215度)而两眼视线的重叠部分只有30度,不及食肉动物的三分之一。马在后退时对距离毫无判断能力,马的后踢是因为恐惧。所以人站在一匹马的后面是很危险的。但由于人与马的亲近,许多马改变了这一习性。马的听觉和嗅觉是十分出色的。
马的耳部位于头的高点,转动角度很大,这表明它的听觉十分发达;马的听觉是对视觉不良的一种补偿。 用不着大声地叫喊。马的听觉比我们人类的听觉要强得多。过高的音量或音频对于马都是一种逆境,使马感到很痛苦。
它的嗅觉非常敏锐,马主要根据嗅觉信息识别主人、性别。在稍感危险时发出“响鼻”。 马利用嗅觉摄取体内短缺的物质,群马很少出现营养不良症,也很少误食有的草;马喜欢甜味饲料,马往往拒食带酸味的食物,如果草受腐,马便拒绝进食。马靠嗅觉可以辩别空气中的水气,从而找到几里以外的水源。
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早的之一,马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中就已有马字出现。在种类繁多的马家族中,矮马是世界上珍贵稀有的马种,目前英国的设特兰和广西的德保县是两大种群地,故有“马中熊猫”的美誉。
与人们推崇马的刚健勇猛不同,德保矮马却是以“萌”见长,可爱而温顺,灵动而质朴。身高不足1米,特别容易让少年、儿童亲近,即使是成年人,见到矮马也忍不住有上前抚摸的冲动。
矮马的家乡德保县也是一个级贫困县。很多来到德保的人都会感叹,有矮马这么珍贵的资源,真该好好地开发一下:在全国城市周边搞一些矮马的游乐、观赏和运动项目,应该大受欢迎。既能为德保的脱贫做贡献,也给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活动场所。但现在德保矮马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而且面临种群保护繁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