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学习如何入门?
在去学骑马之前,建议好还是对这项运动以及马做一些了解再出发。马术俱乐部要选择专业一些的,在找到合适的教练之后可以和他沟通一个学习方案。一般来说,步学习的是慢步,教练会让你坐在马背上,由他牵马,等你慢慢适应马的步伐并且放松。通常会持续10-15分钟。
第二步就是快步,这一过程马的上下颠簸较为明显,你也会学习如何打浪(在马背上站起再坐下),这个学习过程会稍微长一些,一般在3-10个课时。此外,初学者除了学习骑马之外,平时好还要做些其他运动来加强身体素质,尤其是身体柔韧性和躯干力量,这点可以和教练交流一下自己需要着重锻炼的部位。
骑行前要做什么准备?
首先热身是必须的。很多人都会忽略运动前的热身,这是不对的。热身可以帮助提高运动效率和安全性,满足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消除紧张感,如有意外发生,伤害也会比不热身要小。其次是要进行装备检查,头盔、手套、防护背心、马靴等是否穿戴好;马匹的缰绳、马鞍、肚带等是否调至舒适长度。后就是要听从教练的指示,了解马场及骑行的安全须知。
骑马健身是一项全身运动,是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的结合,是所有运动中没有死角的运动
现在家庭条件比较优越,都是*生子女,平时较为缺乏精神,然而,他们面对的未来将是竞争更加激烈的社会。马术运动弥补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书本很难学到的知识,无论是意志品志、个人修养,还是形体发育等方面都大有益处。美国*书籍有句名言:“通过骑马能够让孩子达到自信、自控和自我意识”,而这正是一个人从不谙世事的孩子转变为一个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所*的三大要素。
针对青少年、儿童的马术课程,骑马对孩子的形体发育、气质培养、思考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是大有益处的;平时孩子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做运动,周末到郊外开阔的场地骑马,对孩子的视力也是非常有好处的,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平衡性、协调性、柔韧性和意志力;通过骑马可以让孩子学到在学校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骑马对残障人士的好处
马背骑乘对于骑手的好处:
对于任何一个残疾人,性骑马绝不仅仅是小马骑乘。它是通向冒险、自由、尊严和的一个全新的领域。它还可以改善平衡和协调性,提高肌力。为重要的是,它可以给予一种**的成功感。
躯体方面:
改善平衡、协调性和姿势、提高对于运动的控制、提高肌力和灵活性、预防挛缩、提高关节灵活性和关节活动度、全面的改善耐力、减少、改善协调性、加快反应速度、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改善食欲和消化、对没有负重的下肢提供感觉的输入、对于不对称的(如偏瘫)、体验类似于正常人的步态。
心理方面:
增加自尊和自信、增加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情绪的控制能力、增加对世界感知的兴趣、提高忍耐力和自律性、获得成功感。
认知方面:
提高完成事务前后顺序、模式和运动的计划性、提高筹划事务的构架和组织的能力、提高视觉空间感知、语言的技巧、识别文字、改善语言能力。
社会方面:
参与对身体健康有益的活动、对残疾情况的逐步适应。
教育方面:
延长注意力时间和培养专心致志做某事、提高对自身躯体形象的感知意识、提高空间感的感知意识
应用教育的理论进行认知功能的训练、改善记忆力。
娱乐方面:
有趣的活动、学习骑驾的技巧、提供在某种环境下积极参与的机会、获得更多的愉悦的感受、获得勇气,体验某种程度的冒险因素、体验“正常”生活的感觉(像获得能 力、感受自理和充分的自由)。
情感方面:
逐步建立起来关心别人和热爱动物/逐步建立起来新的友谊和人际关系/马背骑乘对于陪护人员和家庭的好处。
骑马
1、正确的骑马姿势是:脚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稳马鞍,这是小走的姿势。上坡身体重心向前倾,臀部后移,并抓稳马鞍前部。下坡身体重心后仰,臀部后移,两手一**后抓稳马鞍,双腿夹紧。不要随意拍打马儿,不要有突然性的动作让马受惊。
2、上马时脚尖内蹬,下马时先左脚脚尖内蹬,然后松开右脚,然后下马。上下马脚尖内蹬很重要,一旦马受惊或拒乘而跑开,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脚套在蹬内,就会套蹬,这是非常危险的。
3、不要在林区边缘赛马和快跑,一旦马受惊或驾御失控,就会窜入树林,情形很危险。
4、危险的地方,比较陡的下坡和危险的悬崖边,宁愿下来走到安全地带再上马。
5、不要纵马狂奔,马绝非专业骑马,所用的缰绳不见得牢固,要断了就麻烦了,还有,对于新手来说你也很可能被颠下来。
6、手脚控制好,骑马时手一定要拉好缰绳不要放手,拉不住缰绳等于失去了马的控制权,脚一定要踩好马镫,如果在慌乱中松脚很容易会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
7、动作要温柔,好的马儿是很有灵性的,所以骑手对待马匹要温柔,尤其是新手在骑术不佳的情况下更不可以做出猛拉缰绳或者甩马鞭之类会伤害马儿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