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水
和人一样,马匹一天进食三餐。苜蓿草为主要的热量来源。苜蓿草块是将新鲜的苜蓿草急速干燥,压缩成块,连颜色都还是绿色的呢。
除了苜蓿草块以外,燕麦与麦片则是副食,有时也可用碎玉米粒,它们提供给马儿丰富的蛋白质。除此之外,马儿更喜欢吃胡萝菠与苹果等零食,偶而喂一喂就好,别喂太多的零食给它。
马的喂食量与喂食内容,与它的体重与运动状况有关。每天定时与适量的喂食,是养出一匹健康的马儿的基础。
提供足够的干净的水,更是不可或缺的。使用自动供水机可随时无限制提供干净的水,但是要注意供水机的清洁,避免马嘴中的食物掉到供水机后发生腐败。若使用水桶供水,那就随时要注意有没有被喝完。
营养补充品
除了食物与水之外,营养补充品对马儿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食物里加一点粗盐,或在马厩里放置矿盐块,可让马儿补充在大自然所需要的盐分及矿物质。如果马儿因运动而大量流汗,补充电解质也是必要的。
此外,钙粉可维持马儿的骨骼与蹄的健康;植物油可让马儿的毛皮光亮,也可提供马儿热量的来源;而维他命则要视情况给予补充。
?马是较具贵族气质的生灵——潇洒的外表、宁静的内心和勇于拼搏的精神,爱马的人必然也具备这样的素质。在马术运动中浸染久了,举手抬足间便透着由内而外的高贵气质。骑马是较**的健身运动,是一项不受性别、年龄限制的全民运动,是一项集休闲、娱乐、健身、康复于一体的高雅运动。??青少年学生学习骑马不仅能够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还能够唤起孩子内心深处潜藏的自信,增强孩子对复杂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对挫折的抵抗能力,缓解孤独和抑郁的情绪,愉悦身心,获得较强的成就感。长期骑马的人士大都年轻开朗、谈吐豁达、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心胸开阔而大度、身型挺拔而健美、魅力四射。?美国研究报告指出:孩子经由骑马的过程里,进而达到感知和体智能的提升,给予前庭平衡觉的刺激,整合孩子的理解力、记忆力及平衡感,学习独立自主、自信的特质。
马的行为是其固有的生理反映,而我们人类正是根据马的行为特征来接近、控制、训练、调整马匹,让它为人类作出贡献。只有了解马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才能做到正确地喂、管、调、使,发展马的有益行为,调教出性能优异的好马,充分发挥马的运动效能。马的视觉是信息感知能力很差的器官,因此,在接近和运用马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视觉很差也使马的距离感比较弱。
马眼位于头部两侧,视野在*的重叠部分很窄,只有30度左右,不及食肉动物的三分之一。因此,马所见到的主要是平面影像,缺乏立体感,对距离的判断能力较弱。在跳跃壕沟或跨越障碍常发生惧怕障碍物,出现惧跳的现象。因此,跨越障碍调教需要时间长,而且要经常重复强化。跨越障碍调教时较好骑手给予适当的其他辅助,帮助它判断距离。优秀的障碍用马,除了自身的素质之外,骑手及时、准确的指示也是非常重要的。马后退时,对距离毫无判断能力,所以使役和控制马时,对后肢应当特别警惕。
2.??马虽然视觉差,但夜间视觉可比人类强。
马眼底的视网膜外层有一层照膜(人没有照膜),可将透过视网膜多余的光线再返回视网膜感受器,因而视神经的感受量可大于原光的两倍以上。在弱光情况下,由于照膜的反射,使物体清晰度明显提高。因此,马在夜间能清楚地辨别夜路和夜出的动物。夜间骑乘马时马常常打“响鼻”,表示它先发现了夜游的动物或异物,用“响鼻”预以警示。
初学者应该知道的**件事情就是如何让马匹停止。骑手的身体是正直的,既不能前倾,也不向后仰。小腿轻轻地靠到马匹两侧,不应夹紧或僵硬。
保持与缰的联系:轻握住手指,指尖触到手掌,可控制缰绳的松紧。在马匹完全明白你的指令之前,骑手可重复做收放手指的动作。一句温柔的“哦”,“停”都可以帮助马匹理解指令。记住,每位骑手给马辅助的方式都略有不同,必须让马调整并适应这轻微的变化。
从立定到慢步或快步:骑手与缰保持稳定的联系,并在小腿的原位置,向内轻轻的挤压马匹。马匹做出相应的反应时,骑手必须注意不要向后拉动缰绳,但一定保持很好的联系。
转向:向左转时,骑手应保持体重均等的分配到两坐骨上,左腿向里靠,脚趾不要向外转,握紧左手手指,加大与左侧缰的联系。当马开始转弯时它的脖颈会向前进?的方向屈挠。骑手轻微地向前移动右缰,给它一点。但是不能丢掉右缰,在骑手的手和马嘴之间必须继续保持很好的联系。如果右缰太松,马匹只把脖颈转向左侧然?而继续直线前进而没有转向。